
《青瓷》里有句台词
2012年末,回老家时,看着满大街乌央乌央买年货的人,我和我爸说,不超过五年,这满街的店铺得倒闭一半,可以开个快递店,深圳那边已经实现网购次日达了,而那时候我们镇上只有一家邮政,我爸也没当回事,只当我是胡咧咧十年过去,镇上的店铺不止关了一半,老板换了一茬又一茬,也还是避免不了生意的凋零,倒是快递点越来越多,听说都赚了钱,在县城买了好几套房,其实我对商业有一定的敏感度,一个生意只要稍微接触,我就能轻易的判断优劣,但是真正能赚到钱的不是我这种只会做判断的局外人,而是能拿准趋势敢下场干的执行者从30亿年前漂浮在海里的单细胞到如今的人类,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意也一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意疫情后这几年身边做生意的朋友都有很深刻的体感,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从国家到企业再到我们个人,哪个层面都挺不容易的,国际环境逆全球化,中美贸易战,俄乌冲突,国家间的较量在升级,为了实现伟大复兴,从反腐到反垄断,教育双减,房地产转型,从官员到企业主都不太好过,为了经济转型平稳,压力直接传导到企业,抖音有个段子说这两年老板画的饼越来越小了,以前动辄三年上市,现在是放心,我们公司今年黄不了,员工上半年吵着保护工作,下半年目标换成了保护老板,怕老板破产,很多的老板已经开始找工作了,企业层的竞争加剧,压力会继续向下,最终还是落到了个人身上,降薪裁员,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别看现在贫富分化看起来很严重,明星逃税都用亿作单位了,往前倒推几十年其实大家的起点也都差不多,可以说我们这几代人遇到的时代机遇在以往几千年的历史中都从来没有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一直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人均收入、GDP、经济总量等全部翻了几十倍,造就了无数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我们修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有全球最发达的电网,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同时还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中心,拥有最齐全的工业品类,生产和消费两头都让我们占了,一毛钱的产品乘以14亿人都会变成一千多万的生意外人看到风韵,自己感到焦虑,巨大的机会也意味着风险,每一个不可控的风险会被无限放大,就好比一辆自行车在路上跑,慢慢变成摩托,变成拖拉机,再变成跑车,车上的乘客或多或少都在享受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但这样跑下去非得爆缸不可,于是不得不减速,踩刹车的过程必然会有点难受,惯性会让人往前倾,一边要平稳的减速,一边还要给车装上更好的配件和发动机娃也不生了,婚也不结了,年轻人开始躺平了,一切都开始内卷,七普统计显示截止去年末,中国有14亿1178万人,人均GDP 10276美元,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95%的中国居民年收入不超过6万,60岁以上人口有2.6亿,总和生育率1.3,人均年龄38.8岁,结婚率生育率逐年下降,离婚倒是越来越多很多人不太关注宏观数据,贸易战、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低和我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是生意人,就不得不去关注这些,因为不关注宏观意味着没有视野,宏观可能决定你生意最终的成败,上面每一项数据都值得深究,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就决定了生意的基本盘,你的生意是针对这6亿人,还是针对剩下的8亿,是奢侈品还是日用品?走电商还是线下?是京东淘宝还是直播带货?有2.6亿的老人,未来针对他们的产品、服务是否跟得上?总和生育率1.3意味着平均每一对夫妻两个人最多只会生1.3个孩子,换言之,就是人口即将达峰,前面没有后面也不会再有的那种,过去五千年以来最多人口的时候,而未来只会越来越少人口减少,所有的行业都会开始卷起来,原来的学校可能是按1万人建的,现在招不到学生,于是教育行业开始卷,原来的商场按10万消费人群规划的,结果货卖不出去,门店关店转让,同样的产品大家都做,生产制造业开始卷,拼价格,拼服务,拼产品和创新,同样的东西谁功能更多?同样的产品谁的价格更低?同样的价格谁的服务更好?同样的服务买哪个更有面子?行业竞争加剧,就业开始卷,裁员降薪,毕业即失业的会越来越多当大部分人都觉得生意难做的时候,也有一部分在逆势增长,偷偷的长大中国市场就好比一颗硕果累累的果树,浑身都是宝,不管你做什么生意,都能在这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你摘一颗,我摘一颗,慢慢的靠近地面的果子都被长得高的人摘完了,竞争开始,原来能赚到钱的人会开始慢慢发现钱越来越难赚,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果树在长大,而你还没找到合适的工具,还在用原来的方法前段时间参加一个聚会,朋友拿出他们的宣传单让我提意见,他们是当地最大的铝合金加工厂,而获客方式依然是采用传统的人力广告,派人到处散发宣传单,成本高不说,效率还低,而解决问题只需要标注店铺地图,再加上一些区域信息流的广告投放路径依赖,人们总是习惯用过去的经验来做未来的事,处理当下面临的问题,说白了用顺手了就不舍得变,习惯了走老路,面对新路当然会恐惧,而所有的生意都是面对人,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变化,在成长,在生老病死,在迭代,80后用诺基亚,90后用智能机,而00后都不知道BB机是什么,每一代的消费群体都有自己的偏好和习惯,生意也一样,果子够不着,就要学会搭梯子从物资匮乏到产能过剩再到垄断竞争,以前开个小作坊,随便搞点什么都能卖出去,都能赚到钱,吃尽了增量市场的红利,因为中国人多,缺货不缺钱,到后来入场的人变多,看你做什么赚钱,我也去做,变成了存量市场,竞争加剧,你卖10块,我卖8块,你薄利多销,我亏本赚吆喝,最终淘汰一批留下一批,进入了垄断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江苏去年一年购买了超过12亿只避孕套,而湖北只有7亿只,通过淘宝指数就能清晰的知道商品在某一地区的需求程度,通过人口流动的数据就能判断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通过各个平台的热搜就能知道当下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当所有人都融进互联网里,数据将会变得越来越智能,你的每一个行为点滴都会被记录,数据像是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商业决策也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数据和算法,依赖人工智能,以前店铺选址需要一个从业多年的业务人员实地调研客流量反复比对而现在只需要大数据查一下客群,热力图,以前要做客户满意度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派发问卷,收集信息,分析回访,而现在只需要python几行代码就能抓取任意网站真实反馈,以前做TOB业务往往依赖业务经理的人脉关系,现在只需要叠加几个筛选条件就可以精准筛选出每一个潜在客户的联系方式,信息流广告甚至可以做到千人千面,根据时间、地区、性别、年龄、收入、学历、爱好、职业等不同的人群包标签投放,每个人看到的广告都不一样,需要什么给你什么大数据是上帝之眼,过往的商业史从来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在如此高的视角俯瞰全局,每一家公司未来都会是数据公司,每一个个人都会是算法的贡献者,为什么谷歌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因为它只用了一张网就把所有的需求和供给连上了,每一个广告主都能算出来自己花了多少广告费,花在了哪些人身上,产生了多少利润,这种精准的广告成为商业的分水岭,人在哪里广告就应该在哪里从狩猎到农耕,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从4P到4C,全方面去武装自己,现在做生意没有一堆武器,相当于拿刀剑去和枪炮对战,进化迭代,从生意到算法,成为算法规则的制定者
本文原创作者:熙彩策划-黄中杰 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湖北省熙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www.xccmt.com